
本文转自:无锡日报K线猎手
从存量优势迈向增量突破,为“AI+物联网”提供硬支撑构筑强磁场
智能传感托起万物智联新浪潮K线猎手
本报讯 6家锡企入选2025智能传感器新锐企业TOP50榜单,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专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锡启动,多模态传感、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最新前沿技术与产品亮相……今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,一批深耕底层感知、做高精度传感的锡企走到了台前,让世界看到无锡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。
物博会产品与应用展上,北微传感携高精度压力扫描阀参展K线猎手,产品用于风洞试验、飞行试飞等场合,今年已实现量产;中交遥感研发的低空立体防御系统,结合多传感器的综合分析判断定位外来低空飞行器;蓝创智能通过AI边缘计算盒子做环境补偿,让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更精准……一批批新场景传递出物联网应用拓展的新动向。
“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,核心是构建‘感知—决策—执行’智能化闭环,智能传感器作为‘神经末梢’,正是这一闭环的根基,也是AI与物联网融合的核心纽带。”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宣传部部长韩菲说。
向新而行,众多新锐企业在攻关核心器件、实现创新突破的赛道上崭露头角。今年6月,无锡智立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通过融合力觉多模态模型、搭配AI端侧芯片,打破了传统传感器在感知精度与智能分析上的双重壁垒,为机器人装上“力觉神经”。“已发布的3款产品通过核心芯片与算法的全国产化,将价格降低到国外同类产品的1/10。”总经理包晨誉介绍,千分之二的精度让产品既能负载400千克的重物,又能保证一颗鸡蛋的安全,可用于协作机器人的柔性操作、工业自动化的精密装配,或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脚踝,实现步态平衡。
据介绍,2024年,全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上营收达816亿元K线猎手,新增6家营收超亿元企业,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、制造、封测、模组系统及软件算法的全环节;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、无锡(梁溪)传感信息园等一批以智能传感器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加速形成。(龚燕)
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